山农融媒8月23日讯 8月20-21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带队前往乐陵市考察,围绕学校乡村振兴驿站与科技小院运行,地方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人才、科技需求等方面展开调研,深入推进校地全面合作,看望在当地开展科研的师生。乐陵市市委书记王晓勇会见冷畅俭一行,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涛,副市长张磊参加相关活动。
冷畅俭一行实地考察了乐陵“枣、味、薯、糖”优势产业布局及企业发展需求。在山东龙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杨安镇调味品博物馆,冷畅俭了解了当地从传统调料生产到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脉络,针对企业提出的爆品研发与技术升级等需求,他表示,调味品产业不仅是地方经济的支柱,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载体,学校将进一步拓宽校地联合攻关渠道,整合多学科资源,推动传统调味品向健康化、功能化转型,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在山东星光糖业集团及中国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深入调研功能糖研发与枣文化传承,谈及校地合作,冷畅俭表示,乐陵在糖、枣产业积累的市场经验丰厚,产业要持续发展,人才与科技始终是核心驱动力,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共育,让高校智慧与地方产业优势同频共振。
在调研WilliamHill官方网站乡村振兴驿站(沐春家庭农场)、乐陵金丝小枣科技小院及山东德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创业中心期间,冷畅俭一行看望慰问驻点师生,听取了有关负责人对科研进展、学生培养、合作项目等工作的汇报。交流中,冷畅俭与师生围绕科研选题、志愿服务体会展开深入对话,强调农业科研要立足产业痛点、瞄准市场需求,鼓励学生珍惜平台,围绕乐陵健康食品产业开展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专业能力;要求指导教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产出 “接地气、能转化”的成果。他指出,学校深入探索乡村振兴驿站、科技小院、产业研究院阶梯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离不开地方政府、企业的支持与协同,乐陵在特色农业产业上的布局清晰,与学校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优势高度契合,希望双方深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共育,为地方发展注入活力。张磊高度认可学校的成果转化成效,他表示,驿站和小院等平台既是学生实践育人的“第二课堂”,也成为地方产业技术升级的“支撑枢纽”,未来会持续优化科研平台建设,为师生驻点实践提供更优质的保障。
21日上午,学校与乐陵市召开座谈会,有关部门围绕地方产业发展、校地合作开展交流,对接下一步的合作需求和目标。冷畅俭向乐陵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学校聚焦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聚力打好“五大攻坚战”,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取得可喜成绩。乐陵枣产业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调味品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发展潜力广阔。他指出,当前产业提档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要抓牢教育、科技、人才关键要素,持续创新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攻关,将乐陵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他希望双方坚定服务乡村振兴、共促产业升级的使命愿景,打通资源对接路径,以长远眼光布局合作项目,推动科研成果精准落地、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为乐陵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王涛对WilliamHill官方网站长期以来的关注与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乐陵市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食品调味品及农产品精加工是本地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意义重大。下一步,将继续把校地合作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政策扶持、资源对接、场地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全力支持双方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吸引更多优质的科研力量、优质企业汇聚乐陵,携手完善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机制,让校地合作结硕果、育新人,为乐陵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乐陵市农高区、杨安镇、朱集镇、市政府办公室、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与相关企业负责人,学校科技处、社合处、发规处、食科学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