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晚7点,副校长张宪省准时来到他担任新生班主任的班级--国际交流学院2013级3班教室。
张宪省平易近人而不乏风趣的开场白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在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反问式的交流中,全班25名同学逐一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无不表达了因选择农大国交而感到幸福和满意,因大学生活的充实,累并快乐着。
听到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由盲从选择到珍惜机遇、由犹豫不决到挑战自我、由懒散自由到严于自律、由理想迷茫到追求梦想、由完善自我到感恩报国等一系列对自我剖析、客观认知及思想转变的流畅表达,张宪省不无感慨:我感到既吃惊又荣幸。吃惊的是,为什么国际交流学院的学生会有这么强劲的努力学习的动力?看待问题的角度会如此客观、理性、精准?荣幸的是,我结识到了这样一批勇于克服困难、确立人生目标的优秀的年轻人做朋友。
班会上,张宪省还对同学提出的“中外教育有何不同?”、“为什么上大学?”等问题,结合自己丰富的求学、工作以及留学经历一一作了解答,殷切期望同学们要立足当下,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定位,围绕人生目标去努力奋斗,扎实学好德语及专业知识,注重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化,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感恩父母、回报社会,走好大学乃至人生的每一步路。